"老山林场"与我校的历史渊源 [编辑:校友办 时间:2022-11-22 点击:次]



    南京地铁3号线是南京地铁第六条建成运营的线路,也是南京地铁第二条开通的过江线路,于2015年4月1日正式运营,标志色为绿色,所以南京市民又把3号线列车亲切地称为"小绿"

   "地铁3号线"途经浦口区、鼓楼区、玄武区、秦淮区、雨花台区和江宁区,线路北起江北新区的林场站,下穿长江进入主城一路南下,进入东山副城,南至秣周东路站。

  "地铁3号线"的建成大大方便了南京林业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。学校大门口和地铁无缝对接,"新庄林业大学站"几乎人人皆知。但是肯定很多人不知道最北的一站"林场站"和南京林业大学的渊源吧。

   据笔者考证,"林场站"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林场命名的地铁站和火车站。"林场站"的林场指的是老山林场。位于浦江区内,老山山脉横贯江浦,全山由林场经营,林场所辖东西长35公里,南北宽15公里,总面积6267公顷。

民国初年江苏设省立第一农业学校,时任校长过探先先生从美国学成返国,聘请陈嵘任林科主任。陈嵘(1888-1971),浙江安吉人,著名林学家、林业教育家、树木分类学家,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被公认为中国树木分类学的奠基人。1913年毕业于北海道帝国大学林科。1915—1922年任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林科主任。192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安诺德树木园研究树木学,1924年获硕士学位,再赴德国萨克逊林学院进修一年,1925年回国任金陵大学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。1952年金陵大学森林系与南京大学森林系合并建立南京林学院,任筹委会主任,是年秋担任中央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。毕生从事林业教育、科学研究和营林实践工作,一生著述甚丰,其代表作有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《造林学本论》《造林学各论》和《造林学特论》等。

陈嵘教授除主持科务外,还亲任造林学及测量学教学与实习,因鉴于学校尚无较大面积的林场可供学生实习及教师研究工作之需,乃不辞辛苦,于场地之四处探索,后终如愿以偿,1915年秋,在江浦境内觅得面积约计20万亩的老山荒山,以供学校林场之用。

   1916年1月,在过探先和陈嵘等人的努力下,"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"在浦镇设立,是国内农林学校第一个自办实验林场及教育公有林场。推定江苏省长公署教育科科长卢殿虎为总理,过探先、钟福庆为协理,陈嵘为技务主任。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的成立,开创了我国近代大规模植树造林事业的先河。陈嵘教授一身二任,仆仆于学校与林场之间,全校师生受其学问道德及勤奋精神之感召,无不钦仰备至。后因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总局又陆续建设了其他林场,老山林场遂命名为"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第一林场"。1917年7月,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总局从浦镇迁至南京。

    1922年夏,陈植从日本学成归国,经陈嵘教授推荐回母校任教。归国后,任江苏第一农校教员,江苏教育团公有林林务主任,江苏教育林场场长,1955年以后调至南京林学院,任一级教授。1923年,陈嵘教授赴美留学,于是推荐陈植教授继任江苏教育团公有林技务主任。陈植遵照陈嵘教授原定计划继续管理林场并稍事扩充。1927年春,教育团公有林由第四中山大学区教育行政院接收,改场长制,陈植升任江苏省教育林场长。1928年1月,陈植因林场发生被盗伐和军阀残余势力的蓄意破坏等事件,主管机构不加详查,便以"不协舆情"之罪被撤职。后来真相大白,实属蒙冤。1929年8月,江苏省教育厅成立,遂改隶属,并改名为"江苏省教育林",李寅恭继任场长。他曾在1930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,1935年任中华林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兼《林学》编辑部主任,1952年至1958年任南京林学院教授,是中国较早研究森林病虫害的学者之一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(周永萍 蒋学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