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天的同学聚会 [作者:黄晓静 来源:校友办 编辑:校友办-方杰锋 时间:2024-10-16 点击:次]

       在人生的长河中,有些地方,有些人物,会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。我们的母校南林,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,她不仅见证了我们的成长,也是青春岁月中最宝贵的财富……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暑天的同学聚会


作者:黄晓静

(00级人文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)

(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记者)


     梅雨季后的南京正是“大火收汁”的天气,好在有风吹过,倒也没那么湿热。2024年7月6日,在班长的组织下,大学毕业20年同学会热热闹闹地在周末开场。人文学院200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从南京或外地赶来,搭乘地铁、乘飞机、坐高铁,汇聚到玄武湖畔的林大校园。

      酷暑天气里,大家再一次亲近校园,参观校史馆、树木标本馆,兴致勃勃地重新认识母校。20年山海跨越,母校的发展变化,如一棵参天大树日益蓬勃向上。无论是“樱花大道”呈现的生态形象还是多层次学科建设,都让学子们惊喜、惊讶。聚餐上请老师发言,再聆听下老师的教诲。交流会上播放的PPT中,大家看到了各自青春的脸庞。那时的我们,意气风发,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曾在放假时集体出游,去栖霞山赏枫叶,去玄武湖上划船,去长江坐轮渡......

      茶叙会上,大家趣说过往,宿舍里发生的件件趣事,课堂上对某位老师的印象,老师们讲过的知识和建议,只言片语,此时竟能完好不差地回忆起来。青春时期的“清瘦”模样和懵懂大胆似乎都重现眼前,我们再一次地欢声笑语。场景会变,“物是人非”,但大家的记忆竟然如此“顽强”,鲜活地重现那段校园时光。

      网络上经常有人讨论“什么人热衷于同学聚会?”“多年不见的同学大都在不同的人生轨道上,再见亦是最熟悉的陌生人。”曾经我也深以为然,加上读书时自己性格内向,跟同学的深度互动并不多,但这次聚会的快乐却很真实,同窗读书、宿舍卧谈的情谊实属难得。

      当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,当尝遍了生活的苦辣酸甜,人到中年,怀旧的情绪会时常泛起,让人想到泛黄相片里的过去。在大学校园的4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金光闪闪的,那时的我们上课、下课,图书馆读书,宿舍联谊,联欢晚会,同学友谊,校园恋情......那是一段相对单纯的时光,是第一次出门远行,是人格还在整合的阶段。怀旧,怀的是一份对往昔美好的感情,怀旧并不“羞耻”,是重新直面纯真。

      同学聚会的快乐来源于时光倒流的“效应”。当同学齐聚一堂,讲讲谈谈的不再是现实的压力,而是对过去的追忆,仿佛“穿越”到20岁左右时的无忧无虑。无论是“爆料”还是“吐槽”当年的糗事、趣事,都让人短暂地回到过去,快乐的心情蔓延开来。

     写到此,我突发奇想,如果AI技术能够集合过去岁月的美好,并把快乐情绪传导给当事人,那人到中年,到老年是不是随时可以体验“多巴胺”的快乐?

      同学聚会很短,大家很快地各奔西东,像极了当年的毕业,每个人都在同学群里送上美好的祝福,“归途平安、前程似锦!”“努力工作用心去爱!”“来日方长再相聚!”

      玄武湖畔的荷花开得正艳,波光荡漾,“再过二十年,我们来相会。”原来,老歌里唱的有美好的追忆,延绵的友谊和对未来的祝福。